首页 > 医院动态 > 科室动态 详情
分享到:
微信
微博
Qzone
回顶部
急至分秒时,救在全天候——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救治急性心梗合并室颤1例
时间:2022-04-26 | 来源: | 作者: | 阅读:

  四月伊始,春寒料峭,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。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坚守一线,救治急性心梗合并室颤1例,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院前突发室颤,迅速电除颤恢复窦性心律,入院后行急诊PCI术,“D-to-B”时间(Door to Balloon,进入胸痛中心大门到堵塞血管开通的时间)仅27分钟;“FMC-to-B”时间(首次医疗接触到堵塞血管开通的时间)仅52分钟;胸痛中心争分夺秒,与死神赛跑,抢救了患者生命,挽救了缺血心肌,改善患者预后。

  2022年4月18日上午约10:30,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58岁的谢先生突发胸闷,伴全身大汗,有头晕、眼黑、恶心症状,持续不缓解,患者于12:05拨打120呼救,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李永陟医师、卢庆猛护师迅速出诊,12:30到达现场后迅速询问病情及体格检查,12:34完成首份心电图示(图1):“窦性心律,心率62次/分,II、III、avF导联ST段抬高,V1-V6导联ST段压低”。考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,立即启动 “胸痛中心绿色通道”,迅速传输心电图至胸痛中心微信群(图3、4),12:41在120救护车上给予“拜阿司匹林300mg”、“替格瑞洛180mg”口服,患者急性心肌梗死,发病时间短,病情危重,有急诊PCI(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)手术指征,向患者交代病情及治疗方案,患者同意行急诊PCI手术。

  

截图20220426162259.png

  图1.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

  患者来院途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、肢体抽搐,心电监护示“心室颤动”,患者病情危急,命悬一线,迅速给予患者“心脏电除颤”,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,意识恢复。12:55患者到达我院,急诊科主任张忠锋主任医师、心内科张文龙副主任医师早已在急诊科等候,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,随时有猝死可能,“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”,迅速与家属沟通,交待病情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,张文龙副主任医师迅速将病人运送至导管室,孙桂强副主任医师及导管室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就绪在导管室等候(患者来院途中导管室已激活),13:15冠脉造影开始,冠脉造影结果示冠脉回旋支远端完全闭塞,13:22导丝顺利通过LCX闭塞病变,于LCX病变处植入1枚支架,恢复了正常的血流(图5、6),患者不适症状得到改善。患者发生室颤迅速的判断及除颤;从病人到达我院到介入治疗血管开通,仅用27分钟;抢救了患者生命,减少心梗并发症的发生。

  

截图20220426162436.png

  图2.患者室颤发作时的心电图

  

截图20220426162607.png

  图3、4.“患者未到、信息先到”,胸痛专家远程会诊

  

截图20220426162716.png

  图5.冠脉造影示回旋支远端闭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6.血管开通

 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、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。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,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,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,可并发心律失常、休克或心力衰竭,常可危及生命。据统计显示,中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100万人,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。

  抢救急性心梗病人,要的就是争分夺秒,尤其离不开科室间的密切协作。胸痛中心是急性胸痛救治网络,为患者构建从发病到救治的全程绿色通道,让患者在黄金救治时间内被抢救、得到有效救治。我院胸痛中心是联合院前急救、急诊科、导管室、CCU、心内科、检验科、影像科等,共同组建的一支胸痛急救快速反应团队,并和多家网络医院建立协作关系。提高急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心梗死的诊治效率,缩短就诊至血管开通的时间,提高优化再灌注成功率。大大缩短了急性心梗病人因办理住院手续、转送病人等多个环节所造成的时间延误,明显缩短了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,使病人死亡率明显降低,而且让患者最大程度的保留心脏功能。

  这个患者成功的救治,是我院胸痛中心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。“医以济世,术贵乎精”,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,整合技术力量,守救治患者的初心,担护佑健康的使命,把人民健康责任扛在肩上,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