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医院动态 > 院内新闻 详情
分享到:
微信
微博
Qzone
回顶部
走进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智能化静配中心
时间:2017-06-30 | 来源:本站原创 | 作者:编辑 | 阅读:

走进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智能化静配中心

  “在这里住院治病,每天早上虽然看不到护士准备输液药品忙前忙后的身影,但我都能很及时地打上点滴,这在别的医院是没有见过的。”日前,住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市民刘立明非常感慨。其实,刘立明不知道的是,他所感受到的便捷,得益于该院成立的高端智能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(简称“静配中心”),该中心于今年4月19日正式运行。

  近年来,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,静配中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得以日益突显。它是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,从而确保患者输液安全、降低医疗成本、减少医疗纠纷、促进医院整体发展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。6月20日,我们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孔祥之的引导下,来到该院静配中心体验医疗服务的新变化。

  规范管理,提升医疗质量

  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指在符合国家标准、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,由受过专业训练的药护人员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,按照操作规范对药品进行集中配置,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,是‘医—药—护’结合的新模式,是医院现代化的发展趋势。”该院院长孔祥之向记者介绍,为了进一步提高输液成品质量,促进合理用药,保障患者用药安全,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投资260余万元,建设了静配中心,无论是建设布局还是硬件设施都具备国内一流水平,配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配有百级净化水平层流操作台5台,百级净化A2型生物安全柜4台。

  整洁、高效、安全,这是记者在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参观时的感受。孔祥之介绍,该中心依据目前国家最先进的规范标准设计建设,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,由生活区、辅助工作区、洁净区组成;洁净区按照整体万级、局部百级净化标准设计建造,实现了普通药物、TPN、抗生素、危害药物分仓调配,日均设计配置量3000袋,可满足全院18个病区住院患者的静脉用药调配。

  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,标志着该院静脉用药从医嘱开具、调配到使用的全过程更加规范、合理,质量更安全、可控,是医院“以患者为中心,以质量为核心”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。

  ——时间还给护士,服务还给病人——

走进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智能化静配中心

  静配中心明确了药师与护理人员的专业分工与合作,把护士从日常繁杂的输液工作中解脱出来,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临床护理,提高护理质量。“静配中心可以为临床提供优质的药品配备服务。如果把捍卫人类健康的过程看作是与疾病对抗的一场战争,医生是战场上的指挥官,护士是士兵,那么静配中心无疑就是精良武器的装配重地。”该院药剂科长郭清军形象地介绍。

  过去,病区护士每天早晨都要配置大量输液药品,会耗费很多时间,而这个时段也是护士工作最繁忙的时候,容易造成人手紧缺的问题;护士在护士站配置输液药品,操作环境不够规范,对药品和护士自身都存在安全隐患;而且护士用一部分精力用来配药,也势必会影响对患者的护理照顾。

 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承担着全院静脉药物的调配工作,极大程度地减轻了病房护士的工作量。静配中心配合临床医生合理用药,减轻了一线护士的工作负担,变分散配置为集中批量配置;建立了医生、护士、药师相互协调、相互沟通的桥梁,使之更加专业、规范、合理。各科室通过不断调整工作流程,按时为临床提供成品输液药品,真正把时间还给了护士,把护士还给了病人,使患者能得到更加安全、优质、高效的医疗服务。

  消除隐患,确保用药安全——

  “在医院传统用药程序中,静脉注射药物的配置,多由护士在病区的治疗室完成。由于病房人员混杂、治疗室环境洁净度有限,护士在配置药物的过程中,很容易造成药物污染、输液反应等问题,为临床安全用药埋下了隐患,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就切实解决了这一问题。”该院药剂科副科长张鲲介绍。

  该院调配中心是全封闭的洁净环境,在静配中心配置普通药物及全静脉营养液时,调配人员经过两次更衣后进入万级的药品调配间,在万级环境下、局部百级的洁净层流净化台上操作,降低了微生物、热源及微粒污染的概率,既保证了药品的无菌性,也保证了输液成品质量的稳定性,最大限度地降低输液反应,确保输液质量和病人用药安全。

  配置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时,调配人员在相对负压的生物安全柜中调配,从而加强了对调配人员的职业防护,大大减少了对调配人员的毒害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。“该中心所有调配人员都是经过培训、考核合格后上岗的。每一瓶输液药品,都要经过调配人员审查处方时核对、分标签时核对、贴标签时核对等多环节严格的核对,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各种因素导致的用药错误,确保患者用药无误。”孔祥之说。

  另外,静配中心加强了对医师医嘱或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药学审核,发挥了药师的专长与作用,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现象,确保药物的相溶性和稳定性,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,降低了治疗费用;便于药品管理,通过集中配置,还可合理安排药品、耗材的使用,实现药品合理分享、耗材合理共享,减少浪费,降低成本,体现医院管理的人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