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卫生始终是“两会”绕不开的话题。2017年,一连串的数字变化、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实,见证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绩。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之需,也是群众最关注的问题。在今年的市“两会”上,一些人大代表同样关注这项话题,新建公益项目、医养结合、养老服务、医联体建设、妇幼保健、医疗技术提升等与行业相关的词语不断被提及。市“两会”期间,本报记者对几位人大代表进行了专访,看看他们对聊城近年来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取得了哪些成绩,听听他们对于2018年我市建设“健康聊城”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建议。
孔祥之: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真抓实干
孔祥之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
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我感触很深。2017年,聊城人民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面对严峻的形势能取得这么好的发展成绩,我感到很振奋人心。对于2018年工作安排,我认为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聊城实际,如果我们按照部署踏实去做,聊城的明天会更美好。
在报告中,我感触最深的是有关医养结合的内容。心脑血管病是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特色,也是常见的老年病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,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正在提高。我国老龄化正在加重,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为独生子女,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的尴尬局面即将出现,所以养老与医疗正逐渐成为大问题。我认为,发展医养结合事业应该由政府主导制定相关政策,撬动社会资本,吸引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其中,这样才能提升养老机构档次,摆脱过去养老机构只是照顾而不能就医的短板。目前,我们第三人民医院也正与鸿福老年公寓结合,探索这种模式。鸿福老年公寓里的老人,有了头疼脑热,可以直接在由我们托管的鸿福医院进行治疗。
2017年底,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的认定,这在聊城市直医院中是第一个。胸痛中心可以为心肌梗死、肺栓塞、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,病人到达医院后,心内科、外科、检验科的专家围绕病人转,进行治疗,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。患者一旦上了我们救护车,做了心电图就可以传回指挥中心,医生在后方安排好抢救措施,这是“互联网+医疗”。我们还有个与北京宣武医院合作的卒中中心,大血管的栓塞通过手术可以直接取出,许多病人因血栓被取出在病床上就能恢复肢体功能。
聊城的医疗需求很大,但医疗资源发展供不应求。我们将继续做强做大这两个中心,完善新病房楼的配套设施,在6S管理上进行突破。我们还计划成立聊城的心脑血管病专科联盟,把基层医院的心脑血管病诊治纳入其中,实现分级诊疗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一件接着一件办,一年接着一年干,踏实为老百姓做实事,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贡献我们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