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
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我们的理想,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而医患沟通座谈会则是打造医患和谐的方法、手段和渠道之一。
“这次我是住院病人,对神经二科医护人员的服务很满意。四月份我父亲在这儿住院的时候,大夫护士也都挺好,可就是保安的服务态度不怎么样,我独自一人用电动三轮车带着我父亲来复查的时候,他们不让在门前停放三轮车,给推到一边去了。”
“我父亲脑出血,住在神经外科,插着插鼻饲管,还有糖尿病,医院却没有提供特需饮食的地方。”
“我家属也是脑出血,从青岛一家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用救护车转诊回来的。当时,那里的大夫之所以劝我们回来,是因为他们断定会成为植物人了。没想到,在你们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20多天后,我老伴居然苏醒了,呼吸机也不用了。管床的董潇大夫非常关心病人,每次下了夜班到了中午还不回家,一直为病人忙活,我们很感激!不过,我还有一个问题,因为在青岛的时候花了不少的钱,目前我的资金有些周转不过来,看看能不能阶段性结一次账。”对此,医保办工作人员现场答复:“没问题。”
“我是神经八科的病人家属,很多年以前我父母就是你们医院的老主顾,这次是我丈夫得了脑梗塞,从海南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,专程回到你们医院来治疗的。冯金平主任和赵楠护士长对病人可好了,精心治疗、悉心关怀,致使我爱人病情恢复很理想,马上就可以出院了。”
以上是6月4日下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二季度医患沟通座谈会上的实况记录,来自21个病区的29名患者和陪床家属畅所欲言,与党委办公室、医务科、护理部、门诊办、医患办、医保办、医联体、总务科、爱卫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,心贴心沟通,气氛相当和谐、融洽。
近年来,电视问政曾风靡一时,成为听取群众意见、收集民心民意的窗口。做为医院来说,住院患者与家属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和就医流程好坏最有发言权。本次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二季度的医患沟通座谈会,一改往日形式,直接开门“问政”,患方代表直接说问题、提意见,相关职能科室现场答疑解惑,能整改的即知即改,暂时不能整改诚心诚意做好解释说明,取得谅解。比如,针对家属提出的“医院不能提供特需饮食”这个问题,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营养科的筹建工作,力争早日解决。
几名从外地转回来的患者或患者家属都说,去过很多家医院就诊,也有过多次住院的经历,但像这种形式的医患沟通座谈会还真头一回参加。主持这次座谈会的席凤英主任介绍说,我们医院的口号就是“服务对象给我们提意见就是帮助我们改进”,所以这样的开门“问政”以后还会经常举行,希望大家长期关注我们、监督我们。
会后,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地归纳、梳理,党委书记、院长孔祥之同志在给予分管领导的反馈单上签名批示,要求必须高标准按时完成整改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