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不断传来方便就医群众的利好消息:输液架子可以推着走了、手术室门口的凳子够用了、病房盥洗室里有镜子了、急诊化验不用来回跑腿了... ... 这些,都是主题教育以来,医院通过开门征求意见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、检视问题、整改落实的结果。
为切实解决就医群众的痛点、难点问题,医院领导班子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先后到门诊、病房进行换位体验,发现了诸多日常管理中很难发现的问题。比如,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范秀彬,通过在心内二科病房陪护老父亲住院8天的切身体验发现,医院虽然免费给陪床家属配备了坐、躺两用的陪护椅,晚上可以休息休息,但早晨洗漱时却找不到一面可以用来整理妆容、刮胡子的镜子。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陈铭在征求意见时发现,病患对医保办的意见比较集中,于是就一头扎下去,到该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蹲点调研。终于发现,该科个别窗口工作人员不但服务态度不好,对待询问没耐心,办理医保手续时,有些本可以通过科室间电话解决的事情,偏偏让家属跑来跑去当传话筒。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常立国在门诊进行就医流程体验时发现,检验科抽血化验分工太细,尤其是急诊病人,耽误时间。对此,不但将急诊化验整改为“一站式服务”,还专门为夜间病人安装了特需门铃和呼叫器,确保及时抽血出化验结果,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。输着液体患者康复锻炼或去门诊做检查不方便,是党委书记、院长孔祥之带领班子成员进行“遍访式调研”时发现的,第二天下午,移动式输液架就摆在了全院每一个护士站上,患者使用很方便。
第二批主题教育就在群众的“眼皮子底下”开展,群众看得最清楚、感受最真切。目前,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班子成员和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调研发现的10余个问题均整改落实到位,个别需上级部门联动解决的问题,如实列入“联动问题清单”上报。同时,依托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“晨会一刻钟”、“每天自学三十分”等形式,把学习教育、调查研究、检视问题、整改落实有机融合,贯穿始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