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员工忠诚度,MBA知识库中的解释是:“指员工对于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,即员工对所服务企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程度。”员工忠诚度包括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两个方面,行为忠诚是态度忠诚的基础和前提,态度忠诚是行为忠诚的深化和延伸。不可否认,员工忠诚度和员工自身的性格特征、家庭背景、职业道德水平以及核心价值观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但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过程中,员工忠诚度的培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。哈佛商学院教授詹姆斯·赫斯克特指出,员工的忠诚度是公司发展、受益、最终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。截至目前,这个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的证实。如此说来,企业在培养员工忠诚度的过程中,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?有专家认为下列三个方面的因素很关键:
一是绩效管理。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——这是对所有层次的员工都适用的真理。管理者的官僚作风或者在考核上的不公平,将严重影响员工对工作投入的意愿,从而影响工作质量。可惜的是,不少管理者缺乏对下属感受的关注。日本企业的员工为什么能为企业忠诚献身,其实并非天性使然,真正的原因在于企业对他们的全方位负责:正式员工从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,就会享受到企业给予的悉心培养和家庭般的照料。企业对员工的忠诚、负责,打动、感染着员工,促使他们以十倍、百倍的忠诚回报企业。
二是对员工的信任。乔布斯是塑造品牌忠诚度的高手,也是培育员工忠诚度的高手。他成功的秘密就是给予团队足够的信任,“创造者在幕后推动苹果电脑。我的工作就是为他们提供空间,清理体制。”允许员工犯错、鼓励员工知错则改、有进取心,把员工的能力提升纳入职业发展通道,对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也至关重要。
三是让员工具有成就感。以“80后”员工为例,他们越来越渴求从事有意义的工作。企业管理者帮助他们理解工作的重要性,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其成功的感觉。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,近一二十年来大学毕业生工作第一年内的离职率高达30%以上,这也反映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,企业多么需要重视把员工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。还是以《非你莫属》德国专场为例,现场第三位应聘者郭帅,是我很欣赏的一位选手,咖啡之翼的尹总夸他“很接地气,带着典型的北京孩子的那个范儿。”裘莹莹则评价他“既有德国人的严谨,又有中国人的踏实。”他自己给自己的评语:“我是精兵,不是强将,这一点很像袁绍,多谋少决,所以目前的年龄还不适合创业。” 他在自荐书中还写了这么一句话:“给我一个平台,我将撬动一个行业。”——这就是80后年轻人的特点,他们需要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,希望有自己的成就感,否则“忠诚”二字就很难得以实现。